折纸历史介绍(四)
被日本奉为“国宝级艺术大师”的吉泽章在1950年前后创作出了大量充满艺术魅力与创新精神的折纸作品,完全改变了世人对折纸的看法.他和美国的Sam Randlett一起发展一套国际通用的折纸图解术语,使得折纸可以方便地通过图解传播而且没有文字障碍.在他的影响下,西方人对折纸的热情高涨,许多国家都很快成立了自己的折纸协会.20世纪80年代,进入暮年的吉泽章又创造了湿折法,在开始折纸之前将纸湿润,成型之后再把它晾干,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折纸的精确程度,使得以前一些看似很难完成的折法变为可能,折纸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今天折纸虽然普遍于世界各地,然而最普及的地方还是日本.日本人把折纸当做自己国粹,中小学开设必修的折纸课程.在日本人看来,折纸很有利于培养艺术素质和创造力.日语发音里“折”是“ori”,“纸”是“gami",除了与日本有仇的韩国人,坚持把“折纸”的英语称为“paperfolding”外,全球普遍采用的“折纸”英文名“origami”便是根据了日本的发音.
不过平心而论,与我们一衣带水的这个邻邦,折纸水平也确实远远地超过了折纸的故乡.但是随着20年来的开革开放,折纸艺术也慢慢回到了它的祖国,尽管这样的变化是微不足到的,但是确实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上折纸,中国的折纸水平也能得到提高,赶上世界的脚步.
现代折纸之父 感谢分享!!!!! :victory::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