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ummerny
发表于 2012-9-16 22:09:29
死神?我当时做下来一气呵成十分的流畅啊?木有什么要猜测的地方,只是整形点很多罢了,但是整形并不是折图能表达清楚的啊~再说肯画如此详细的步骤,还有那么多人成功,不得不说是LZ对于符号的基本功还是不扎实啊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16:21
钢骨铁丝人 发表于 2012-9-16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我见过最烂的教程是我制作的马伯纳犀牛实拍。
这个教程嘛,争议很大。
说句实话。。我也有一两年的折龄了 看到这样的图还是觉得很头疼。。
边上真的是没有标open和closed
头真的很大。。
能不能把它折出来虽然说是折图的目的所在
但是能不能让别的人顺利的折出他的作品又是另一方面
就像手机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打电话发短信 但是在这一基础上提高用户体验美化ui又是另外一个方面
这个作品比如83~87步就完全可以用别的画法 而不是图中的沉折然后再各种说不清楚的折叠
一些公认的很好的折纸书 比如神谷作品集 很多作品的难度虽然很大
但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人会不断的尝试其中的作品 虽然作品本身的魅力确实很高 但是清楚的折图在其中真的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是么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19:39
钢骨铁丝人 发表于 2012-9-16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我见过最烂的教程是我制作的马伯纳犀牛实拍。
这个教程嘛,争议很大。
我也同意 他们确实不应该喷你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这些爱好者和那些以此为事业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24:38
tosummerny 发表于 2012-9-16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死神?我当时做下来一气呵成十分的流畅啊?木有什么要猜测的地方,只是整形点很多罢了,但是整形并不是折图 ...
也不是整形点很多 是有的结构可以用别的画图的方法实现比如83~87形成的结构之类的
但是毕竟每个人的理解能力理解的点都不一样 也不能强求谁这样多一点谁那样少一点
同样一个川崎玫瑰 有的人第一次看图就做得出来 有的人要花很久 但是你不能说花很久的人就一定是对这个那个不熟练之类的
当然花的时间少的人当然对于各种东西比别人熟练很多
但是并不是说花的时间多的就一定是手不熟练的人不是么
比如有人觉得最折纸的第二本的折图画得很糟糕 但是我折的很顺利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25:41
alainresnais 发表于 2012-9-16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松的折图是画的最最最精致最好的!接下来就是神谷和北条!其实大部分都还好吧,不过每期侦探团合集总有些 ...
小松么。。我没怎么折过他的作品 改天试试
不过北条的图真心画得好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26:20
刻薄文 发表于 2012-9-16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畫的折圖.這是真的
。。。神谷凤凰么?
睡搞搞
发表于 2012-9-17 01:50:36
手繪的折圖 就很容易有樓主期待的效果啊XD
rayer123
发表于 2012-9-17 01:52:44
睡搞搞 发表于 2012-9-17 0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手繪的折圖 就很容易有樓主期待的效果啊XD
那个不算不算不算><
y2k1209
发表于 2012-9-17 10:36:14
真心覺得太難描述的話某些過程就直接上CP輔助會比較好
钢骨铁丝人
发表于 2012-9-17 11:51:05
其实图纸教程制作的最大难点就在于“表达”这一点。
不同的作者对折纸技巧的掌握也不同,因此在他们自己绘制折图的时候,会加入一些“自己的风格”。而专业的编辑人士则负责把这些“自己的语言”转化成“大众的语言”,就是折纸符号。
像布莱恩、罗伯特、阮红强等一些学过专业知识的创作者,则会在手绘折图的时候便把“大众的语言”写进去了。
另外由于文化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教程传播也需要转换。就像我前面说的,日本人不习惯用日语描述沉折,所以总会在旁边加上“Open”或“Close”来区分开放沉折或闭合沉折。日本人看不懂美国人的教程,美国人也看不懂日本人的教程,这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