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是什么?
想写的,算不上原创,但是又跟原创很有关,所以就放到这里。若有不适,就有劳版主调度了。折纸是什么?我突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记得我第一次折出玫瑰来的时候,家里人说,“哇,真漂亮,跟真的一样!”可是只要你去一下花店,看看那些绢花、布花还有用皱纹纸粘出来的花,随便拿一朵都要比正方形折出来不剪不粘的要逼真得多。在这些花面前,我突然觉得自己折的玫瑰失去了生命。就是在哪个时候,我一直在对自己提一个问题,什么是折纸。
最开始,我对一个好的折纸作品的定义是这样的:形、神、色、质兼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的作品越来越多之后,就逐渐感觉到,光有这四点,还称不上折纸,我的意思是说,光有这四点还不足以区分折纸和别类作品。
有一段时间我对Neal Elias的作品很感兴趣,玩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这老兄大部分时间都用都长方形的锡纸。说实在的,按严格意义来说,长方形,算不上折纸,锡纸也算不上纸——不完全是纸——至少有一层是金属薄片。做为一个较真的人,想到这一层之后,我的头就开始炸了。“最后的华尔兹”太美了,但是折不折?这是个问题。
要说起来,这个还不算是“最严重”的问题。因为只不过是长方形加一层锡而已,但保留住了折纸的底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最严重”的问题是,我后来发现,有时候不得不用胶,虽然只用了一点点。然后,我在神谷的书中惊愕的发现,他居然用了铁丝!OH,MY GOD,这个方法我想出来过的啊,甚至可以有更好的运用,比如某头虎的腿单薄了点,可以在里面加一层内衬嘛。我彻底的糊涂了,就像脱得只剩一条内裤站在大街上发呆,到底什么是折纸? 折纸就是折跟纸。。那么复杂做什么。。一张纸不管它的过程经历了什么。。最后出来的时候能让自己满意就行了。。楼主是不满完全用纸折出来的跟真实的跟画画的或者其他的比起来都缺少了一种“灵魂”看起来不真实。。想要折到以假乱真又谈和容易。。折纸其实有一段时间是我的梦想。。经过这么长时间慢慢变成一种爱好。在慢慢变成可有可无的了。。也许等我老了我会在重新去学折纸。。学自己想学的一切。。。。 自己做沙发。
未完待续…… 每样东西都有他的局限性
正如 一句绕口令里面的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长,板凳没有扁担宽
想得太多了 你就失去了本来乐趣
你所追求的是什么是折纸的本质还是诞生在你手上的作品
如果是为了娱乐自己那么你觉得是如何就如何做
如果是让别人欣赏那么就从他们的欣赏水平 他们的观点出发
把持住一个点就好了你所称之为的折纸 自然是折出来的
至于其他那都只是辅助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你的作品更美更有观赏性 更有保存的价值
而不是把辅助手段作为主要手段 来制作一个以纸为材料的作品 折纸,哲之,有流畅,有变通,有独特。 继续。
我记得我折第一头犀牛的时候,学着原作把脖子歪过来,但是大家都知道,那里纸很厚,即便用很大的力折过来,一松手还是会弹回去。突然间想到弯竹子的方法,于是便有了第一次湿折,后来再看Robert Lang的文章才知道,原来湿折已然是一种潮流了。湿折的确是一种很过瘾的手法,就像自己再加工纸一样,你可以改变纸的一部分结构(大部分时间是重新分配一下胶的厚度),在不可能的地方形成曲线,如果手法足够娴熟,还可以形成很自然的曲线。
我不知道别的人试过湿折之后感觉怎么样,反正我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着迷的。直到最近我才开始体会到,湿折,一部分上,也算不上折纸。不管你怎么叫它,你可以说,捏它,揉它,搓它,反正你说湿折叫折,我是要提反对意见的。我以为,折,如果要形成曲线,是利用至少两个自锁结构在至少两点之间形成一种牵引力,从而让纸张受力弯曲,形成曲线或者弧面。
说到这,我得解释一下。我并非要争论到底什么才是正统的折的定义,所以如果有些朋友对我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绝不争论。实际上,更多的,我是在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及思考。 我是支持一张正方形纸、完整无损、全部细节由纸张体现。作为折纸的定义的。 再继续。
以上是weber亲手折的两头牛,这两头牛,其实是一头牛,我是说,基本型的折法完全相同。在Youtube上,weber亲自录了一段视频来讲解他是怎么折这头牛的——当然,是后者——你猜得没错,那就是强悍的湿折术。我突然间萌生出一个怪念头,如果,是如果,有能力把石头烧软,那么石雕是不是跟捏面人差不多了?
我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被条例约束的人,写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要去强调折纸的定义,而是在思考,折纸,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又或者说,折纸,在让人惊叹之余,还有什么可以感动人的? 话说LZ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在百度折纸吧曾经出现过的一个“张老师”。
他扭曲了“折纸”的定义,把纸模型或纸雕也称为“折纸”,并将其称为“中国传统折纸”。
很多折友对此表示愤怒。
最后他还是因为理论不足而走了。 再再继续。
对现代折纸有一定认识的人,应该会同意我以下的说法:
折纸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变形,平面变成立体,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单层的几何形状拼接变成多层拼接,这是一种加法,”无中生有“;另一部分刚好相反,是藏余,把多余的部分藏起来,这是一种减法。哲人们常说,世界是矛盾的,看来哲人就是牛掰,这折纸也很矛盾,一边是加法,一边是减法。
我不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做这加法和减法的,但是现在,有了电脑的帮助,似乎没有折不出来的东西。然而,我越来越感觉到,折纸不是那么有趣了,有些作品的折制过程毫无乐趣可言——我敢打赌,有人会同意我这个说法的。似乎,为了最终完美的定型,一切都无所谓了。 本帖最后由 木偶 于 2011-10-9 14:34 编辑
不是一切都无所谓 至少是一张完整的纸
你在钻牛角尖了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已
对于 折纸来说 是动手的事 喜欢就玩不喜欢就放弃讨论那么多 是没有意义的甚至说 你认为 用剪刀也可以 也无所谓不管别人是否赞同 反正你自己认可喜欢 快乐了就行
像这些手工艺最终的追求都是快乐 和升华自己 如果 你已经感受不到这些或者 已经没有了追求那 或许是该重新选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