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回复: 0
收起左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7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幼儿很快跟着老师折好了,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老师走过来对他说:你真棒!折的不错!之后就去指导其他幼儿。有的幼儿跟着老师折了几次也未成功,便请求老师:我不会折。老师走近他说:你在试试。幼儿无可奈何又去试了几次,结果仍未成功,索性请另一名幼儿帮折。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也似乎让幼儿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本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越来越依赖于教师而懒得自己思索,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是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训练,而轻视幼儿的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以及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否越来越热爱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重视知识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小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可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幼儿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折纸大学,给生活来点闲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手启航红包

本站声明|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2021033377-6 )   37032302000141  QQ QQ客服

GMT+8, 2025-5-7 04:44 , Processed in 0.031305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