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0|回复: 2
收起左侧

纳西族图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悲催
    2019-8-8 21:20
  • 签到天数: 1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2-20 1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纳西族

      有人口278009人。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蒗、永胜等县。曾经被称为“摩沙”、“磨些”、“么些”、“摩梭”。“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书也不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折纸大学,给生活来点闲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0 1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纳西族是一个爱情自由的民族。殉情之风盛行始于明清之际,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对云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后强行引进的汉族恋爱婚姻形态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婚姻形态相冲突;其次,东巴教的介入对此风盛行有很大推动,据说在每次大祭风仪式(祭殉情而死的情死鬼的仪式)之后都会有情侣相约殉情;再次,与纳西人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纳西族的叙事长诗《鲁般鲁饶》记载的是一对纳西青年殉情的故事,与汉族的《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纳西族却没有受汉族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等的束缚,因而也把殉情的原因由人的主观因素转到了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因素(神鬼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对婚姻自由的认可和国家支持,殉情之风已逐渐绝迹,可谓还了纳西族人民的本来风貌。但是,不可遗忘的,是那一段由一个个爱情婚姻悲剧组成的悲惨壮烈的纳西历史。
    折纸大学,给生活来点闲情!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8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2-20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腾上的就是东巴象形文字吧?
    折纸大学,给生活来点闲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手启航红包

    本站声明|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2021033377-6 )   37032302000141  QQ QQ客服

    GMT+8, 2025-5-6 19:31 , Processed in 0.037853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