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招叔 于 2012-7-25 13:28 编辑
藝術需要創意,創意能產生新的藝術作品。反過來,藝術又可以培養創意,摺紙藝術就是培養創意的藝術。現在互聯網很流行,只要愛上摺紙,就很容易在網上找到複雜作品的摺圖,這就使得有部份初學者一入門就挑戰高難度的作品,當他們成功摺出了他們想摺的東西時,就會高興萬分,但失敗時,很多人就會失去了對摺紙的熱情。 藝術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摺紙作品無論簡單還是複雜,只要有創意,就有可能成為令人難忘的作品。因此,我建議剛學習摺紙的朋友還是象讀書一樣先易後難,一步一步由最基礎的基本形學起方為正道,只要基礎紥實,就能夠邊學習邊創作。 我們不要把創作看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即使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只要你給他一張紙,他也有可能亂摺出一件作品來。作為成年人,就不需要象小朋友一樣亂摺了。現在,我們可以有理論有實踐地學習創作。只要你細心查找,在網上你能找到很多有關摺紙理論的資料,想進行實踐就更容易了,我們除了可以去書店購買摺紙書學習外,還可以上網找教學短片或者上網找一些公開了的摺圖去學習摺紙。如有條件,最好能加入一個有名氣的,能定時組織活動的摺紙組織,例如香港摺紙社。大家一起玩摺紙,進步就會更加快。 如果大家認為創作仍有難度,我建議可以由二次創作開始。所謂二次創作,就是在摺別人的作品時,加進自己的創新,使之成為一件新作品。我本人是支持二次創作的,只要不是用二次創作的作品來營利,不沽名釣譽把別人的作品加進少少自己的變化,就說成是自己創作的作品,我認為都值得支持。最近,摺紙社的周炳輝先生,在我原創作的紙幣和服的基礎上,加上一個日本女人的頭像,就很有創意。他的這一作品已有多人喜歡,要求他代摺來收藏。他也有問過我是否同意他這一做法,我說,我對二次創作是完全支持的。 摺紙人需要用平常心去對待二次創作這個問題,摺紙藝術是同別人分享快樂的藝術,如果斤斤計較,去爭論別人的作品用了多少自己的創作元素,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心情,給自己帶來不快樂,也影響了整個摺紙界的生態環境,在推廣摺紙藝術方面,需要更多的摺紙創作人。試問一下,那個摺紙創作人的作品不是來自摺紙界前輩經驗的累積?好的摺紙人,受人尊敬的摺紙人,都是那些願意同別人分享快樂的人。
招叔 2012年6月3日 首發於香港摺紙社通訊第28期<摺紙夜話>專欄
下圖就是上文提到的周先生的二次創作之作品,這是他昨天送給我的。人頭為周先生創作,用十元港幣摺疊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