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3|回复: 0
收起左侧

曹操智将---郭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6 16: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创业时期的一个谋士。郭嘉其人,胜在知敌,号称算无遗策,然而年轻早亡,在三国的纷乱历史中,有如流星划过,终不能光耀天下。很多郭粉认为郭嘉智计绝伦,远超诸葛孔明,实乃三国中第一智将,如何如何。其实并非如此,今天的文章,屁屁就来还原一个真实的郭嘉,说是真实,其实也仅仅是在屁屁的眼中而已。

        曹操在创业前期有重要谋士五人: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都是智计绝伦之辈。《三国志》作者陈寿,给五人排名为: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是根据其立传之先后,尤其是《荀彧荀攸贾诩传》,为《魏书》第十,仅次于《诸夏侯曹传》,也就是外姓士人之中的前三位。而程昱、郭嘉二人则是立传于《程郭董刘蒋刘传》,为《魏书》第十四,不仅排在钟繇之后,也排在蔡琰毛玠等人之后。


        而屁屁对这五人的排名,则是荀彧、贾诩、程昱、荀攸、郭嘉。一则根据其所封的户数:荀彧封两千户、贾诩封八百户、程昱封八百户、荀攸封七百户、郭嘉封二百户。二则根据各人的能力和作用。若说第一,非荀彧莫属,要知道,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都是荀彧举荐上来的。而贾诩程昱荀攸几人,各有故事,但不是本文主角,暂搁一旁,单说郭嘉。

        早些时候,荀彧给曹操举荐了一个“策谋士”,名叫戏志才。不料戏志才早死,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荀彧这才举荐了郭嘉。也就是说,郭嘉是戏志才的替代者。那么郭嘉帮曹操“计”过什么“事”呢?

一、帮曹操坚定征讨袁绍之心
    这就是著名的“十胜十败论”,此事记于《傅子》而未被陈寿采纳,放入《三国志》之中。关于《傅子》和《三国志》、傅玄和陈寿之间的视角和观点问题,屁屁不来讨论,这里全部当做信史采纳。郭嘉通过“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和老相好反目成仇并大获全胜的信心,并在最后说“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曹操说“然”。

二、与荀攸一起劝曹操打吕布
        先破吕布定兖州,再图袁绍得冀州。这是荀彧帮曹操定下的大计划,于是曹操发兵攻打吕布,三战三胜。吕布退守下邳,曹操久攻不下,就想退兵。郭嘉与荀攸进言:“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于是曹操挥军围攻下邳,生擒吕布。对于此战,曹操志得意满,甚至在注解《孙子兵法》时还说“十则围之,是说双方将领才智相当的情况,实际对战之中,不要拘泥十倍之数,我当年就以两倍的兵力围攻下邳而生擒吕布。”

三、与程昱一起劝曹操杀刘备
        刘备来投曹操,程昱郭嘉等人都劝曹操杀了刘备,曹操不听。后来又借兵给刘备阻击袁术,郭嘉与程昱进言:“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曹操幡然醒悟,但追之不及,刘备到了徐州,杀了车胄,拥兵而叛。

四、劝曹操先杀刘备再图袁绍
        曹袁两军相持于官渡,刘备却在徐州寻衅,曹操有如芒刺在背。打刘备吧,怕袁绍弄自己;打袁绍吧,怕刘备弄自己。反正是首尾不相顾,怎么样都害怕被爆菊。郭嘉劝曹操先打刘备,因为刘备是条疯狗,不打死就咬人;而袁绍是个NB,反射弧过长,等他反应过来应该爆菊的时候,也已经打完刘备了。当然,这话是屁屁翻译的。曹操听后的决断是这样说的:“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于是曹操从官渡挥军东进,灭了刘备,逮了关羽,又回了官渡。刘备则投到袁绍那边。

五、料孙策必将死于刺客之手
        当曹操和袁绍打得如火如荼之时,孙策转战江东,战果卓著,已经是坐拥江东,问鼎中原的架势了。不仅曹操担心后防空虚,被孙策偷了大本,军中众多将士也有此忧虑。唯独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不久,孙策果然死于许贡门客之刀下。

六、劝曹操放弃攻打袁尚袁谭
        袁绍死,曹操挥军攻打袁绍的儿子袁尚袁谭,连战连胜。正在大家一鼓作气势如虎的时候,郭嘉却说:“袁绍爱此二子 ,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用此计谋,退军还许都,袁尚袁谭果然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甚至袁谭遣使和曹操讲和,要借兵攻打袁尚。

七、劝曹操攻打乌丸无视刘表
        袁尚兵败,北走乌丸,联系了乌丸首领蹋顿。曹操想要北征乌丸,但此时刘备已经投了刘表,又害怕刘备说服刘表攻击许都。只有郭嘉说:“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曹操因此放心大胆,起全土之兵往征乌丸,终获全胜。

八、劝曹操轻兵急进攻打乌丸
        曹操攻打乌丸,行军至易,易是一个地名,在现在的河北京津一带。郭嘉进言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于是曹操率轻骑出卢龙,闪电突击,斩蹋顿,袁尚袁熙兄弟远走辽东。

        再后来,郭嘉就病死了,曹操向献帝进表,为郭嘉请封说:“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并追谥郭嘉为“贞侯”。

        郭粉动辄以其所计之事,言必称算无遗策,智虑超绝。又因曹操表中所称“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之语,倍加推崇。然而事实如何?

一、郭嘉的封户
        从曹操所进表奏中,可以看到,郭嘉活着的时候,封户是二百户。而郭嘉为曹操服务,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得二百户,作为谋士来说,不算太少,但也不多。尤其在创业之时,封户本来就都不多,但即便大家都不多,也看到同时期甚至更早一些的:贾诩五百户、荀攸四百户、程昱三百户。荀彧不用说了,早就千户了。也就是说,在这几个谋士之中,郭嘉的封户是最少的。大家都知道,曹操不是一个赏罚不明的人,一个赏罚不明的人,手下也聚不齐这么多牛逼的人物。也就是说,当郭嘉活着的时候,曹操认为给他二百户的封户是合适的。
        那么为什么郭嘉死后曹操要追封八百户呢?很简单,给死人打赏,给活人看嘛。

二、郭嘉的职位
        郭嘉从加入曹操集团开始,官拜“司空军祭酒”。十一年未有晋升,至死依然是军祭酒。

三、郭嘉的侯位
        郭嘉生前未封侯,而其他几个重要谋士都封了侯。最早的是贾诩,初到曹操处便受封都亭侯,其时尚未与袁绍决战官渡,但贾诩是带着张绣来投降的,既帮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曹操得以取信于天下,功劳不可谓不大。其次是荀彧,在袁绍死掉,曹操攻下邺城之前,受封萬歲亭侯。再然后是荀攸,在曹操平定冀州后,受封陵树亭侯。最后是程昱,在曹操攻荆州之前,受封安国亭侯。
        当然,郭嘉刚死的时候,荀攸和程昱也还没有封侯,所以单纯看郭嘉没有封侯,也确实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和前面两点连起来看,郭嘉确实混得不怎么风光。

        总之,如果郭嘉是和诸葛亮、鲁肃一样的大才,不可能混得这么惨。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郭嘉并不是那么牛逼。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了,郭嘉所说的几件事情,除前两个是和别人一起提出的之外,其他的全是自己发挥的,而且也有力排众议做个少数派的情况,并且也全都没有说错。如果郭嘉不牛逼,为什么又能做到这些呢?

        我们仔细看一下前面这些事情,竟然全是料敌,没有一件是战术层面的!至少我们从来没见郭嘉说过如何进攻如何防守,只是在说应该打不应该打。而他所立论的依据,也是谁谁谁怎么怎么样,全是对人的评判。这是什么呢?没错,是情报。

        郭嘉见过袁绍,最早的时候,郭嘉想出仕袁绍,看了看,感觉袁绍这个人不咋地,就走了。但是郭嘉没见过陈宫,怎么知道陈宫有谋而迟?没见过孙策,怎么知道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没见过刘表,怎么知道刘表不能任备?凡此种种,真的是推演而知吗?不可能的!

        傅子中,说“郭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友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郭嘉这个人喜欢结交名士,不跟普通老百姓来往,只跟英雄豪杰来往。把郭嘉举荐给曹操的荀彧,想必也是和郭嘉认识时间不短了。那么,这些英雄豪杰,不可能都住在一块,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以书信来往。

        写信,本来就是很平常的事。曹操本人就给诸葛亮写过信,送过五斤丁香。曹操和袁绍官渡决战之时,手下也有很多跟袁绍集团书信往来的,等到曹操赢了,把这些书信搜罗出来,曹操看都没看,一把火就给烧光了。要说战时和对方阵营的私人书信往来,往大了说就是里通外国,但是曹操没有追查更没有治罪,还公开表示“与袁绍打仗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最终胜利,彷徨忧虑,何况下面这些打工的呢?些许小节不必深究”。说这些,还是为了说郭嘉,在长期的与“英雄豪杰”们书信往来的过程,郭嘉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信息,虽不出门,却知天下事,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孙策之死,是被许贡的门客伏杀所致。许贡的门客为什么要杀孙策呢?因为孙策杀了许贡,他们要为许贡报仇。孙策为什么要杀许贡呢?因为孙策截获了许贡给朝廷的书信,信中说孙策在江东瞎折腾,希望朝廷把孙策从江东调走。那么朝廷又是谁呢?当时天子在许都,曹操是大将军。给朝廷的信,自然是要先过曹操这一关的。但是,曹操乱七八糟的事这么多,不可能连这些各地送来的信都一一过目。于是,像郭嘉这样不掌握任何实际军权和政权的“策谋士”就很适合做这些收集情报、整理情报、分析情报的事情。

        因为看到指责孙策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任性的书信多了,再亲自写信问一些实际情况,就分析出孙策这个人过于刚猛,不得人心又疏于防备,早晚遭人报复。像这样的过程,在屁屁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当然,郭嘉作为一个情报部长,在曹操需要做战略决策的时候,提出意见并提供战略方向,也是称职的。然而,由于其缺乏具体的战术能力、缺乏统帅指挥能力、缺乏政治能力,也没有办法担当什么具体职责,所以也就只能跟在曹操身边做一个“后座大员”了。

        这里必须说,军师祭酒不只郭嘉一人,董昭,侯声,张京,陈琳,阮瑀,路粹,王粲,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等人也都先后或同时担任其职,而军师祭酒隶属司空,也不仅仅是做情报之用。比如陈琳阮瑀路粹等等就是以文采见长,是曹操中后期的御用文人。尤其在曹操灭袁绍之后,由于盘子做得够大了,战略布局上的东西更有用,而具体到某个人的情报对于战斗的胜负意义已经不是那么大了,所以之后也没有什么以情报见长的人露出锋芒。这不是后继者能力不行,而是形式大了。而提供情报这样的作用,戏志才可以做到,董昭也可以做到,王朗也不算太差,应该说曹操给郭嘉的待遇也是合适的。

        总的来说,屁屁的这篇文章,恐怕郭粉很难接受,毕竟把他们心目中的谋士之神说成了一个只会拉关系套词的八卦症患者。其实这个事也好想,都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吹得没边,“多智近妖”,又何必把郭嘉神话成睁眼一瞅就知道谁赢谁输?但反过来说,郭嘉精准的情报,在曹操创业的前中期作用还是很大的,快速结束局部战争,节省大量兵力和资源。可以说,没有前中期节省下来的这些资源,曹操很难把盘子做到半壁江山那么大,毕竟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没一个是吃干饭的。

        不过,没了郭嘉,自然有别人干这个事,郭嘉不是曹操整个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从对曹操的贡献来说,比荀彧贾诩还是天差地远的。

折纸大学,给生活来点闲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手启航红包

本站声明|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2021033377-6 )   37032302000141  QQ QQ客服

GMT+8, 2025-5-6 08:16 , Processed in 0.033028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